流言:
最近,不少小伙伴在朋友圈抱怨打新冠疫苗要受好几重罪,打针当下痛,打完了接下来的几天痛,而且更邪乎的是第二针比第一针还痛。对此还有不少人回忆起接种其他疫苗时的经历,甚至有人称疫苗中毒株的不同也会造成痛感的差异。
真相解读:
最近,不少小伙伴在朋友圈抱怨打新冠疫苗要受好几重罪,打针当下痛,打完了接下来的几天痛,而且更邪乎的是第二针比第一针还痛。不过,在医生们看来,这样的说法恐怕更多还是撒娇卖萌求安慰占主要成分。新冠疫苗的注射和吸收过程,并不会明显地比注射其它疫苗更痛。不过,既然聊到了打针的痛,我们倒是可以借这个机会说说打疫苗痛不痛到底取决于什么因素。图虫创意
01 打针时的痛与注射方式关系密切
其实不光是打疫苗会痛,我们正常注射其他针剂也一样会在患处造成一定肿痛。打疫苗时的“痛”,大概来源于两个方面。第一,针刺瞬间造成的刺痛和针剂进入人体当时的肿胀痛。第二,注射完成后,针剂在体内吸收时的胀痛和反应痛。这些疼痛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,与注射的方式以及药剂类型关系密切。
首先,针头进入人体时的刺痛是如何产生的呢?我们都知道人体皮肤是一个多层结构,由上到下分别是表皮、真皮和皮下组织,在皮下组织下方则是肌肉。皮肤的不同部分构造不同,性质也有很大差异。以上结构中,最爱在我们打针的时候出来刷存在感的,就是真皮和皮下组织了,它们中大量分布着的痛觉感受器,在人类的痛觉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
图虫创意
按照注射时针刺方式的不同,真皮遭到创伤或者破坏的程度也有所不同,所以人类感觉到的疼痛也有强弱之别。一般来说,临床上最常见的四种注射方式分别是皮内注射、静脉注射、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。在这四种方式中,针头最终到达的部位分别是,表皮及真皮交界处、真皮附近的静脉内、皮下组织以及肌肉。
为了能够精准到达注射部位,针头的角度也得有所调整。皮内注射针头角度最平,几乎是贴着皮肤钻进身体,而静脉注射、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分别为25度、45度以及90度。
图虫创意
所以,理论上来说,假如针头粗细和长度一致,上述四种注射方式中,肌肉注射应该是痛觉最低的。毕竟此时受到破坏的真皮区域面积最小。肌肉对药液容纳程度高,因此推注时药液不会发生堵塞,也无需施加很大的推力,因此痛觉相对更低。目前的多款新冠疫苗都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,此外,经典的乙肝疫苗和不少抗生素注射液也都采用的是肌肉注射。而皮内注射由于角度平,很可能会造成针头在真皮区域疯狂试探的尴尬局面,加上这里的皮肤致密度高,穿刺和推药的阻力大,自然痛觉更明显。大家回忆一下青霉素皮试就可以知道这种酸爽的滋味了。图虫创意 静脉注射就是我们平时进行体检和输液时采用的方式,痛觉适中。皮下注射的药液吸收速度要慢于静脉注射,但是要快于肌肉注射,胰岛素和麻风腮疫苗等经常采用这种方式。当然,除了注射方式,针头的长度和粗细也会影响痛感。新冠疫苗的注射用针非常小,可以说由针本身造成的注射痛苦在各种针剂中属于最低水平了。
02
打完针后的注射部位
为什么还要疼上一阵子?
药剂进入身体后,初期必然会在注射部位附近造成一定的肿胀,这种肿胀本身对皮肤中的痛觉传感器有压迫作用,自然会形成胀痛、触痛等。所以,退一万步说,就算注射的不过是生理盐水,也一样会有痛感。
另一方面,药剂在吸收过程中还会形成反应痛。这种反应体现在两个方面,其一是针剂中包含的各种成分与人体发生生化作用,所造成的刺激痛,曾经是绝大多数人童年阴影的青霉素就是这种效应的代表。例如青霉素钾注射液中含有钾离子,刺激性较大,容易引起疼痛,甚至会造成患者晕厥。为减轻疼痛,现在多采用其它改良溶媒,以减轻臀部疼痛。
图虫创意
其二,与一般的针剂有所不同的是,疫苗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制剂,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发人体的免疫反应。因此,疫苗进入身体后,会在局部造成炎症,免疫系统把注射位置附近当做与入侵病原体决战的前线,投入大量资源,释放多种杀伤性免疫因子,自然会造成局部的疼痛甚至是发烧等副反应。
很多人每年都会施打流感疫苗,每年的痛感和反应也会有所不同。这是因为,由于流感病毒的特殊性,每年的流感疫苗中其实都包含着当年流行毒株的灭活或者减毒版本。因此,甚至有人称疫苗中毒株的不同也会造成痛感的差异。但从免疫学角度来看,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。
本文由“科学辟谣平台”(id:science_facts)出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文中所使用图片为九游网址的版权图库,不授权转载。